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CJ/T 297-2016:桥梁缆索用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
发布与实施日期
- 发布日期: 2016-09-06
- 实施日期: 2017-03-01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CJ/T 297-2008《桥梁缆索用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的修订。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 修改了分类(见3.1)
- 删除了用途(见2008年版的3.3)
- 修改了颜色(见4.1)
- 修改了密度指标(见4.3)
- 修改了熔体流动速率项目名称(见4.3)
- 修改了冲击强度项目名称和指标(见4.3)
- 修改了硬度项目名称(见4.3)
- 修改了冲击脆化温度项目名称(见4.3)
- 删除了软化温度项目(见2008年版的4.3)
- 删除了耐热老化项目(见2008年版的4.3)
- 删除了耐臭氧老化项目(见2008年版的4.3)
- 增加了200°C氧化诱导期项目(见4.3)
- 修改了耐荧光紫外老化时间(见4.3)
- 修改了炭黑分散度名称和指标(见4.3)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并归口。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上海高分子功能材料研究所、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上海浦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万桥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凯源市政园林有限公司。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CJ/T 297-1998 和 CJ/T 297-2008。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桥梁缆索用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的产品分类和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以下文件:
- GB/T 1033.1-2008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 GB/T 1040.2-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 GB/T 1040.3-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 GB/T 1043.1-2008 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
- GB/T 1842-2008 塑料——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
- GB/T 2411-2008 塑料和硬橡胶——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邵氏硬度)
- GB/T 3682-2000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 GB/T 5470-2008 塑料——冲击法脆化温度的测定
- GB/T 8427-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灯
- GB/T 9341-2008 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
- GB/T 9352-2008 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试样的压塑
- GB/T 13021-2008 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炭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
- GB/T 15065-2009 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
- GB/T 16422.3-2014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
- GB/T 17391-1998 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
- GB/T 18251-2008 聚烯烃管材、管件和混配料中颜料或炭黑分散的测定方法
- RAL K7 CLASSIC 劳尔标准色卡(德国)
产品分类和规格
- 分类: 按颜色分为H型和C型。H型为黑色,C型为彩色。
- 规格: 宜为44mm x 3mm圆柱形颗粒或具有相当尺寸的颗粒。
要求
- 颜色: H型宜采用色卡为RAL9005的黑色,C型按耐色变持久性依次采用色卡为RAL9003的白色、RAL7047的灰色、RAL3018的红色、RAL1018的黄色、RAL2003的橙色、RAL5015的蓝色。
- 外观: 颗粒应均匀,表面光滑,无明显杂质,不应有3颗及以上连粒。
- 性能: 技术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桥梁缆索用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技术性能
| 序号 | 参数 | 指标 |
|------|----------------|------------------------------|
| 1 | 密度(g/cm³) | 0.940-0.955 |
| 2 |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g/10min) | <0.45 |
| 3 | 拉伸断裂应力(MPa) | ≥25 |
| 4 | 拉伸屈服应力(MPa) | ≥15 |
| 5 | 断裂标称应变(%) | >400 |
| 6 | 拉伸弹性模量(MPa) | ≥500 |
| 7 | 弯曲弹性模量(MPa) | ≥1000 |
| 8 | 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kJ/m²) | ≥50 |
| 9 | 邵氏硬度 | ≥50 |
| 10 | 耐环境应力开裂(F) | ≥5000小时通过 |
| 11 | 脆化温度(C) | -76℃通过 |
| 12 | 耐热应力开裂(F) | ≥96小时通过 |
| 13 | 200℃氧化诱导期(min) | ≥60 |
| 14 | 耐荧光紫外老化(h) | ≥3000小时 |
| 15 | 拉伸断裂应力变化率(%) | ≤±25 |
| 16 | 断裂标称应变变化率(%) | ≤±25 |
| 17 | 耐光色牢度级 | ≥4 |
| 18 | 炭黑分散度级 | <3 |
| 19 | 炭黑含量(%) | 2.5±0.3 |
本文链接:/guifan/7527.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