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文库 - 专注工程资料收集分享!

超细干粉灭火剂XF578-2023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行业标准

超细干粉灭火剂

Superfine powder extinguishing agent

XF 578-2023

2023-07-19发布 2024-01-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XF 578-2005《超细干粉灭火剂》,与XF578-200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型号的表示方法(见第5章);     b)增加了主要组分含量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第6章、7.1);     c)更改了松密度的技术要求、抗结块性(针入度)的技术要求、90%粒径的技术要求(见第6章,2005年版的第5章);     d)增加了毒性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第6章、7.10);     e)更改了I型灭火性能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第6章、7.11,2005年版的第5章、6.9、6.10);     f)增加了II型灭火性能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第6章、7.1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灭火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13/SC 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国家消防救援局、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山东环绿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国安达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锁龙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慧敏、马建明、刘激扬、庄爽、张梅红、杨亮、李姝、王帅、陈培瑶、宋明韬、洪伟艺、潘德顺。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5年首次发布为GA578-2005,根据应急管理部2020年第5号公告,标准编号由GA 578-2005调整为XF 578-2005;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超细干粉灭火剂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型号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使用说明书、运输和贮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BC超细干粉灭火剂和ABC超细干粉灭火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0(所有部分) 压力容器     GB/T 535 肥料级硫酸铵     GB/T 622 化学试剂盐酸     GB/T 3864 工业氮     GB/T 4509-2010 沥青针入度测定法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 14922.1 实验动物 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     GB 14922.2 实验动物 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     GB14923 实验动物 哺乳类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     SH 0004 橡胶工业用溶剂油     XF 602-2013 干粉灭火装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90%粒径 90% grain diameter     颗粒的质量百分比为90%的粒径。 3.2 超细干粉灭火剂 superfine powder extinguishing agent     90%粒径小于或等于15μm的固体粉末灭火剂。 3.3 ABC超细干粉灭火剂 ABC superfine powder extinguishing agent     能扑灭A类、B类、C类火灾的超细干粉灭火剂。 3.4 BC超细干粉灭火剂 BC superfine powder extinguishing agent     能扑灭B类、C类火灾的超细干粉灭火剂。
3.5 主要组分 chemical content     构成超细干粉灭火剂的基本成分。     注:不包括用于改善灭火剂储存、防潮、流动性等性能的添加剂。

4分类

    超细干粉灭火剂按其适用扑灭的火灾类型分为BC超细干粉灭火剂和ABC超细干粉灭火剂两类。
 

5型号

    超细干粉灭火剂型号编制方法:        示例:FCX(ABC)-II表示满足I型和II型灭火性能的ABC超细干粉灭火剂。
  3'>《超细干粉灭火剂》XF 578-2023

 附录A(规范性)碳酸氢钠含量试验方法

A.1 滴定法(仲裁法) A.1.1 方法原理     干粉灭火剂试样破坏硅膜后,加热蒸馏水溶解过滤,取其滤液,分别以甲酚红-百里酚蓝和溴甲酚绿-甲基红为指示液,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A.1.2 试剂     试验所用试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a)丙酮:分析纯。     b)三级水,符合GB/T 6682的规定。     c)溴甲酚绿乙醇溶液,浓度为0.1%。     d)甲基红乙醇溶液,浓度为0.2%。     e)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将溴甲酚绿乙醇溶液(0.1%)与甲基红乙醇溶液(0.2%)按3:1体积比混合,摇匀。     f)甲酚红钠盐水溶液,浓度为0.1%。     g)百里酚蓝钠盐水溶液,浓度为0.1%。     h)甲酚红-百里酚蓝混合指示剂,将甲酚红钠盐水溶液(0.1%)与百里酚蓝钠盐水溶液(0.1%)按1:3体积比混合,摇匀。     i)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用盐酸(按GB/T622的规定)配制浓度约为0.1mol/L的水溶液。
A.1.3 仪器     试验所用仪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a)天平:感量0.2mg。     b)容量瓶:500mL。     c)移液管:50mL。     d)滴定管:50mL。     e)锥形瓶:250mL。 A.1.4     试验步骤 A.1.4.1 待测溶液按以下方法制备:     a)称取干粉灭火剂试样2g,精确至0.0002g,置于100mL烧杯中,加3mL~4mL丙酮并不断搅拌;     b)待丙酮挥发后,加入少量热三级水60℃~70℃溶解过滤,用约250mL三级水洗涤不溶物,将滤液和洗涤液均收集在500mL容量瓶中,用三级水稀释至500mL,摇匀,即为待测溶液A。 A.1.4.2 用移液管吸取50mL溶液A,移入250mL锥形瓶中,加5滴甲酚红-百里酚蓝混合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试验溶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黄色,读取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1。 A.1.4.3 再加入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试验溶液的颜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 A.1.4.4 煮沸2min,溶液颜色变回绿色,冷却至室温。用盐酸标准溶液继续滴定至暗红色为终点,读取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2。 A.1.5 结果     试样中碳酸氢钠含量y1按公式(A.1)计算。     式中:     m0——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c——盐酸标准滴定溶液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1——第一次滴定所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2——滴定所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取差值不超过0.2%的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A.2 灼烧法 A.2.1 仪器和设备     试验所用仪器和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a)天平:感量0.2mg。     b)马弗炉:分度值20℃。     c)称量瓶:φ50mm×30mm。     干燥器:φ220mm。 A.2.2 试验步骤     试验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将干粉灭火剂置于真空干燥箱内,在真空度为0.095MPa~0.096MPa、温度为(50±2)℃条件下,干燥1h;     b)在已恒重的3只称量瓶中,分别称取已干燥的干粉灭火剂试样5g,称准至0.0002g;     c)将称量瓶免盖置于马弗炉内,在温度为270℃~300℃条件下,灼烧1h;     d)取出称量瓶,加盖置于干燥器中,静置45min称量,称准至0.0002g。 A.2.3 结果     碳酸氢钠含量y2按公式(A.2)计算。     式中:     m1——灼烧前干粉灭火剂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m2——灼烧后残留物质量,单位为克(g)。     取三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附录B(规范性)磷酸二氢铵含量试验方法

B.1 方法原理     磷酸二氢铵溶液中的正磷酸根离子在酸性介质中和喹钼柠酮试剂生成黄色磷钼酸喹啉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所得沉淀的质量,按GB/T535进行氮含量检验并修正。 B.2 试剂     试验所用试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a)钼酸钠:分析纯。     b)柠檬酸:分析纯。     c)硝酸:分析纯。     d)三级水(符合GB/T6682的规定)。     e)喹啉(不含还原剂)。     f)丙酮:分析纯。     g) 硝酸溶液:1+1溶液。     h)喹钼柠酮试剂:制备程序如下。     1)溶液a:将70g钼酸钠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100mL三级水溶解。     2)溶液b:将60g柠檬酸置于1000mL烧杯中,加入100mL三级水溶解后,加入85mL硝酸。     3)溶液c:把溶液a加到溶液b中,混匀。     4)溶液d:在400mL烧杯中,将35mL硝酸和100mL三级水混合,然后加入5mL喹啉。     5)把溶液d加到溶液c中,混匀,静置一夜,用滤纸或棉花过滤,滤液加入280mL丙酮,用三级水稀释至1000mL,混匀,贮存在棕色容量瓶中,放在暗处,避光,避热。
B.3 仪器     试验所用仪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a)天平:感量0.2mg。     b)坩埚式滤器:4号,容积30mL。     c)带刻度烧杯:容量400mL。     d)电热恒温干燥箱:精度±2℃。     e)封闭电炉。 B.4 试验步骤 B.4.1 待测溶液制备:     a)称取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试样1g,精确至0.0002g,置于100mL烧杯中,加2mL丙酮并不断搅拌;     b)待丙酮挥发后,加入少量60℃~70℃的热三级水溶解过滤,用约250mL三级水洗涤不溶物,将滤液和洗涤液均收集在500mL容量瓶中,用三级水稀释至500mL,摇匀,即为待测溶液A。
B.4.2 用移液管吸取25mL溶液A移入400mL烧杯中,加入10mL硝酸溶液,用三级水稀释至100mL,预热近沸。加入40mL~45mL喹钼柠酮试剂,盖上表面皿,在封闭电炉上微沸1min或置于沸水浴中保温至沉淀分层,取出烧杯,冷却至室温,冷却过程转动烧杯3次~4次。 B.4.3 用预先在(180±2)℃下干燥45min的坩埚式滤器过滤,先将上层清液滤完,然后用约100mL三级水洗涤沉淀,将沉淀连同滤器置于(180±2)℃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干燥45min,移入干燥器中冷却45min,称量。 B.5 结果     试样中磷酸二氢铵含量y3按公式(B.1)计算。     式中:     m0——试验时所取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m1——磷钼酸喹啉沉淀质量,单位为克(g)。     取差值不大于0.5%的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本文链接:/guifan/4236.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

发表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联系客服
网站客服 业务合作 Q交流群
123456789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