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置板轨道技术规范
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浮置板轨道技术规范》(CJJ/T 191-2012) 已于2012年11月1日发布,并于2013年3月1日起实施。此标准由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并发布。
内容概述
本规范涵盖了浮置板轨道系统设计、结构设计、施工与验收以及隔振元件的技术要求。主要内容包括:
- 总则
- 术语和符号
- 设计
- 隔振元件技术要求
- 施工与验收
- 运营养护维修
技术内容
术语和符号
术语:
- 浮置板 (floatingslab):指由预制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构成的板式或梁式整体道床,通过隔振元件与轨道基础弹性隔离。
- 浮置板轨道 (floatingslabtrack):指在板式或梁式整体道床与轨道基础之间设置隔振元件,构成质量、弹簧与阻尼系统,用于隔离或减少振动传递的轨道结构。
- 轨道基础 (trackfoundation):指支撑浮置板轨道的基础结构。
- 标准段 (standardsection):指达到轨道减振设计要求且设计参数基本一致的浮置板地段。
- 过渡段 (transitionsection):指在标准段设计的浮置板轨道与相邻轨道之间存在较大垂向刚度差异时,设置的用于平稳过渡的地段。
- 隔振元件 (elasticelementsforvibrationreduction):指钢弹簧隔振器、橡胶隔振器、隔振支座或隔振垫的统称,构成质量、弹簧与阻尼系统的弹性单元。
- 隔振器 (isolator, elasticbearing):指用于隔离浮置板振动的弹性阻尼单元,物理计算时简化为点式。
- 隔振垫 (elastomericmat):指用于隔振的弹性垫片。
隔振元件技术要求
- 一般规定
- 弹簧隔振器
- 橡胶隔振器或隔振支座
- 隔振垫
- 进场检验
施工与验收
运营养护维修
管理与解释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寄至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及主要起草人
- 主编单位: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参编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等多家单位
- 主要起草人:吴永芳、颜华、纪学伟、曹德志、刘锦辉等多位专家
- 主要审查人:周建军、王平、彭长生等多位专家
目录
- 总则
- 术语和符号
- 设计
- 隔振元件技术要求
- 施工与验收
- 运营养护维修
- 附录A 减振效果测量与评价方法
- 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称
- 条文说明
前言
为了规范浮置板轨道系统的设计、结构设计、施工与验收及隔振元件的性能指标,确保浮置板轨道工程质量并实现轨道减振降噪的目的,制定了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或改建的标准轨距城市轨道交通浮置板轨道的设计、施工与验收及运营养护维修。
其他注意事项
浮置板轨道竣工验收的减振效果应满足轨道减振设计要求;在运营期间应符合该地段采取特殊减振措施的环评要求。此外,浮置板轨道的设计、施工与验收及运营养护维修,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本文链接:/guifan/7285.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