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112-2007《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2007年1月17日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指导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封场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及后续管理。该规程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若干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规程的目的是规范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确保封场工程及其后的填埋场达到稳定状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恢复的目标,同时兼顾技术和经济的合理性。
规程适用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对于简易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堆放场,可以参照执行。简易垃圾填埋场指的是那些在设计和建设时未遵循卫生填埋标准的场址,它们缺乏有效的防渗措施,且未妥善处理渗沥液和填埋气体。
规程强调封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需遵守国家现行的强制性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填埋污染控制、填埋技术规范等。
封场工程应在填埋作业到达设计终场标高或垃圾填埋场不再接收新垃圾时启动。封场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生态恢复,减少渗沥液的产生,并保障填埋场的稳定性。
封场前,需对场内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勘察,包括火灾、爆炸风险及垃圾堆体崩塌的可能性。此外,还需制定处理方案和技术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封场工程必须设置填埋气体收集和处理系统,并保持其完好有效。在封场时应增设气体收集系统,以防止气体向场外迁移,并定期监测气体压力和流量。
封场覆盖系统结构从垃圾堆体表面至顶表面依次为排气层、防渗层、排水层和植被层。各层材质的选择应符合特定的技术要求,例如防渗层的渗透系数应低于特定值。
封场工程竣工验收后,必须进行后续维护管理,包括设施的定期检查、渗沥液和填埋气体的持续监测、植被养护以及文件资料的整理归档。
封场作业过程中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范,操作人员需穿戴必要的劳保用品,夜间作业时应穿着反光背心。此外,还应定期对防火防爆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
此规程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导,旨在确保封场工程的安全、经济和环保性,同时推动生态环境的恢复。
售价:0.00 积分
本文链接:/guifan/7122.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