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文库 - 专注工程资料收集分享!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B50917-2013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steel and concrete composite bridges

GB 50917-2013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4年5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44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917-2013,自2014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2.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3年9月6日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7]125号)的要求,本规范由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和同济大学会同有关单位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8章和4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材料,基本规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抗剪连接件,构造要求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若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地址:上海市东方路3447号,邮政编码:200125),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同济大学

   参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周良  薛伟辰  陆元春  邓玮琳  都锡龄 吕建鸣  彭元诚  彭俊  闫兴非  郭卓明 朱敏  吴勇  李雪峰  康莉  宋建永 袁明  朱玉  郭建勋  袁翔  韩高茂 吉伯海  白丽丽  孙天荣  蒋栓

   主要审查人:范立础  包琦玮  王用中  高宗余  程为和 周志祥  吴冲  李宗平  宗周红  蔡忠明

▼ 展开条文说明

1总则

1      

1.0.1  为使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的设计符合安全可靠、适用耐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 展开条文说明

1.0.2  本规范适用于道路工程中单跨跨径不大于120m的梁式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的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采用特种混凝土的组合桥梁设计。

▼ 展开条文说明

1.0.3  本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疲劳计算除外),按分项系数的表达式进行设计。

▼ 展开条文说明

1.0.4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2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  术语和符号

▼ 展开条文说明

2.1      

2.1.1  钢-混凝土组合梁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

   由混凝土桥面板与钢梁通过抗剪连接件组合而成能整体受力的梁。

2.1.2  抗剪连接件  shear connector

   用于连接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并承受二者之间的水平剪力,能抵抗二者相对滑移、竖向分离,保证二者共同工作的部件。

2.1.3  有效宽度    effective width

   在进行截面强度和稳定计算时,假定板件有效的那一部分宽度。

2.1.4  有效弹性模量    effective modulus of elasticity

   将混凝土徐变随时间变化引起的应力-应变非线性关系等效为线性关系的等效弹性模量。

2.1.5  材料强度标准值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material strength

   设计结构或构件时采用的材料强度的基本代表值。

2.1.6  材料强度设计值    design value of material strength

   材料强度标准值除以材料强度分项系数后的值。

2.1.7  作用效应基本组合    fundamental combination for action effects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设计值效应与可变作用设计值效应的组合。

2.1.8  作用效应标准组合    standard combination for action effects

   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主导可变作用标准值效应、伴随可变作用组合值效应的组合。

2.2 符号

2.2      

2.2.1  材料性能

   Ec——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EcΦ——混凝土的有效弹性模量;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

   Er——普通钢筋的弹性模量;

   Es——钢材的弹性模量;

   Gc——混凝土的剪切模量;

   Gs——钢材的剪切模量;

   ckcd——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tktd——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y——钢材屈服强度;

   d——钢材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

   vd——钢材抗剪强度设计值;

   ced——钢材端面承压强度设计值;

   ystdstd——栓钉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sksd——普通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pkpd——预应力筋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sdpd——普通钢筋、预应力筋抗压强度设计值。

2.2.2  作用与作用效应

   M——弯矩设计值;

   Ns——计算荷载下单个抗剪连接件承受的剪力;

   Ncv——抗剪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Pd——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设计值;

   Tp——预应力筋有效预拉力;

   V——剪力设计值;

   σc——混凝土桥面板应力;

   σs——钢梁应力;

   σpe——体外预应力筋的有效应力;

   σpu——体外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

   σpu,d——体外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设计值;

   △σe——体外预应力筋的弹性应力增量;

   △σpu——体外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增量。

2.2.3  几何参数

   Ac——混凝土桥面板的截面面积;

   As——钢梁的截面面积;

   A0——混凝土桥面板与钢梁组成截面的换算面积;

   Asc——钢梁受压区的截面面积;

   Ap——体外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

   Ar——混凝土桥面板内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Art——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有效宽度范围内的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Asd——栓钉的栓杆截面面积;

   H——组合梁截面高度;

   L——组合梁计算跨度;

   I0——组合梁截面换算截面惯性矩;

   bc——混凝土桥面板的有效宽度;

   h——钢梁截面高度;

   h0——钢梁腹板计算高度;

   hc1——混凝土桥面板的厚度;

   hc2——混凝土桥面板的承托高度;

   ld——栓钉纵向间距;

   nr——一个剪跨区的抗剪连接件数目;

   nf——每个剪跨区段内抗剪连接件的数目;

   y1——混凝土桥面板受压区截面形心至钢梁受拉区截面形心的距离;

   y2——钢梁受压区截面形心至钢梁受拉区截面形心的距离;

   y3——体外预应力筋的截面形心至钢梁受拉区截面形心的距离;

   y4——混凝土桥面板内纵向钢筋的截面形心至钢梁受拉区截面形心的距离;

   yc——混凝土桥面板顶至组合梁弹性中和轴的距离;

   ys——钢梁下翼缘至组合梁弹性中和轴的距离。

2.2.4  计算系数及其他

   n0——钢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

   nL——钢与混凝土的有效弹性模量比。

3材料

3.1 混凝土

3      

3.1      

3.1.1  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边长为150mm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

▼ 展开条文说明

3.1.2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主要受力构件中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混凝土构件不应低于C30,且不宜大于C60。

   2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不应低于C40。

▼ 展开条文说明

3.1.3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fck和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tk应按表3.1.3采用。

表3.1.3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MPa)

▼ 展开条文说明

3.1.4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和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d应按表3.1.4采用。

表3.1.4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MPa)

▼ 展开条文说明

3.1.5  混凝土受压或受拉时的弹性模量Ec应按表3.1.5采用。

表3.1.5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MPa)

注:当采用引气剂及较高砂率的泵送混凝土且无实测数据时,表中C50~C60的Ec值应乘以折减系数0.95。

▼ 展开条文说明

3.1.6  混凝土的剪切模量Gc可按本规范表3.1.5数值的0.4倍采用,混凝土的泊松比υc可采用0.2,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αc可取为1×10-5/℃。

▼ 展开条文说明

3.2 钢材

3.2      

3.2.1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钢结构应根据结构形式、受力特点、连接方式及所处环境条件合理选用钢材的牌号和质量等级。

▼ 展开条文说明

3.2.2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钢材可采用Q235钢、Q345钢、Q390钢和Q420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的规定。钢材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2采用。

表3.2.2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MPa)

注:表中厚度系指计算点的钢材厚度,对轴心受拉和轴心受压构件系指截面中较厚板件的厚度。

▼ 展开条文说明

3.2.3  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宜采用桥梁用结构钢,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桥梁用结构钢》GB/T 714的规定。钢材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3采用。

表3.2.3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MPa)

注:表中厚度系指计算点的钢材厚度,对轴心受拉和轴心受压构件系指截面中较厚板件的厚度。

▼ 展开条文说明

3.2.4  钢梁及连接件的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手工焊接采用的焊接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 51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 5118的规定。选用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性能相适应。

   2  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与主体金属性能相适应,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3.2.5  钢梁及连接件使用的高强螺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高强度螺栓、螺母、垫圈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 1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 3632的规定。

   2  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设计值Pd应按表3.2.5采用。

   3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钢材摩擦面抗滑移系数宜采用0.45。

表3.2.5  高强螺栓的预拉力设计值(kN)

▼ 展开条文说明

3.2.6  构件中设置的栓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弧螺柱焊用圆柱头焊钉》GB/T 10433的规定。栓钉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2.6的规定。

表3.2.6  栓钉的力学性能(MPa)

▼ 展开条文说明

3.2.7  钢材的物理性能指标应按表3.2.7采用。

表3.2.7  钢材的物理性能指标

▼ 展开条文说明

670'>《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917-2013

 自2022年1月1日起废止的条文


本文链接:/guifan/3634.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

发表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联系客服
网站客服 业务合作 Q交流群
123456789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