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文库 - 专注工程资料收集分享!

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标准[附条文说明]GB50495-2019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solar heating system

GB 50495-2019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9年12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2019年 第138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太阳能供热釆暖工程技术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495-2019,自2019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0.5、5.1.1、5.1.2、5.1.5、5.2.1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 50495-2009同时废止。

   本标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9年5月24日


根据此新规标识废止

《GB 55019-2021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

------------------------------------------------------------------------

《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标准》

GB 50495-2019


自2022年4月1日起废止的条文


第1.0.5、5.1.1、5.1.2、5.1.5、5.2.13条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5]247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负荷计算及选型设计;5.太阳能集热系统设计与施工;6.太阳能蓄热系统设计与施工;7.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的调试与验收;8.太阳能供热釆暖工程效益分析与评价。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补充了术语,调整、修改了原太阳能供热釆暖系统设计、太阳能供热釆暖工程施工、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的调试、验收与效益评估的章节编排、名称及技术内容;2.增加了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的内容和“被动式太阳能采暖”一节;3.补充了太阳能热电联产供热釆暖技术的相关 内容;4.完善了液态工质太阳能集热系统设计流量和贮热水箱容积配比的计算要求;5.补充了地埋管蓄热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新增相变材料的特性。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四季沐歌太阳能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上海筑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桑乐太阳能有限公司

       太阳雨集团有限公司

       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桑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启迪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保定市墙体材料革新及建筑节能办公室

       宁波和邦检测研究有限公司

       同度能源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龙光天旭太阳能有限公司

       山东豪迈昌安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保定市卓越建筑节能检测评估有限公司

       中卓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郑瑞澄 何涛 路宾 焦青太 李骏 王敏 李博佳 张昕宇 马光柏 李仁星 范蕊 刘海波 于洪文 李炜 苏树强 张广宇 钟洪伟 罗莉 秦剑 王振宇 刘延柱 邢作新 常儇宇 刘志辉 杨军 孙峙峰 王选 王博渊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刘艳峰 赵士怀 袁莹 宋凌 贾铁鹰 朱敦智 李本强 李军 邹怀松

1总则

1  

1.0.1  为规范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及评价,使太阳能供热釆暖工程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可靠,提升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 展开条文说明

1.0.2  本标准适用于在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中采用太阳能供热采暖,以及在既有建筑上增设或改造太阳能供热采暖设施、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及评价。

▼ 展开条文说明

1.0.3  太阳能供热釆暖系统应纳入建筑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且应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统一验收、同时投入使用。

▼ 展开条文说明

1.0.4  太阳能供热釆暖系统应全年综合利用,在非采暖期应根据需求供应生活热水、夏季制冷空调或其他用热。

▼ 展开条文说明

1.0.5  既有建筑増设或改造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时,应进行建筑结构安全复核并满足其安全性要求。自2022年4月1日起废止该条,详见新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  

▼ 展开条文说明

1.0.6  既有建筑增设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宜进行建筑节能改造。

▼ 展开条文说明

1.0.7  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应进行节能、环保效益分析和评价。

▼ 展开条文说明

1.0.8  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2术语

2  

2.0.1  太阳能供热采暖 solar heating

   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满足建筑物冬季一定的采暖需求,或供给建筑物冬季采暖和全年其他用热,分为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和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两种形式。

▼ 展开条文说明

2.0.2  被动式太阳能釆暖 passive solar heating

   通过对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布置、建筑内外空间布局、建筑材料、围护结构的合理选择和处理,使建筑物本身可具有在冬季集取、贮存和分配太阳热能,在夏季遮蔽太阳辐射、散逸室内热量的功能。

▼ 展开条文说明

2.0.3  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 solar heating system

   设置太阳能集热器等专用设备,通过循环管路提供建筑物冬季釆暖和全年其他用热。

▼ 展开条文说明

2.0.4  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 solar thermal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通过热功转换过程发电并利用余热供热的系统。

2.0.5  短期蓄热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 solar heating system with short-term heat storage

   蓄热装置可贮存数天太阳能得热量的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

▼ 展开条文说明

2.0.6  季节蓄热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 solar heating system with seasonal heat storage

   蓄热装置可贮存非采暖季太阳能得热量的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

2.0.7  太阳能液体集热器 solar liquid collector

   吸收太阳辐射并将产生的热能传递到液体传热工质的装置。

2.0.8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solar air collector

   吸收太阳辐射并将产生的热能传递到空气传热工质的装置。

2.0.9  太阳能集热系统 solar collector system

   收集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传递到蓄热装置的系统。

▼ 展开条文说明

2.0.10  直接式太阳能集热系统 solar direct system

   将太阳能集热器中被加热的工质直接供给用户的太阳能集热系统。

2.0.11  间接式太阳能集热系统 solar indirect system

   在太阳能集热器中加热传热工质,再通过换热器由该种传热工质加热水供给用户的太阳能集热系统。

2.0.12  闭式太阳能集热系统 solar closed system

   集热系统中传热工质不与大气相通的太阳能集热系统。

2.0.13  排空系统 drain down system

   当可能发生工质被冻结情况时,可将全部工质排空以防止冻害的直接式太阳能集热系统。

2.0.14  排回系统 drain back system

   当可能发生工质被冻结情况时,可将全部工质排回室内贮液罐以防止冻害的间接式太阳能集热系统。

2.0.15  防冻液系统 antifreeze system

   采用防冻液作为传热工质防止冻害的太阳能集热系统。

2.0.16  循环防冻系统 freeze-proofing system with circulation

   通过工质循环防止冻害的太阳能集热系统。

2.0.17  太阳能集热系统效率 efficiency of solar collector system

   指定时间段内,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得热量与在系统集热器总面积上入射的太阳总辐照量之比。

▼ 展开条文说明

2.0.18  太阳能集热系统耗电输热比 the ratio of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to transferred heat quantity for solar collector system

   设计工况下,太阳能集热系统循环水泵或风机总功耗与太阳能集热系统得热量的比值。

▼ 展开条文说明

2.0.19  太阳能保证率 solar fraction

   太阳能供热釆暖系统中由太阳能供给的热量占太阳能集热系统设计负荷的百分率。

▼ 展开条文说明

2.0.20  系统费效比 cost-benefit ratio of the system

   太阳能供热釆暖系统的增投资与系统在正常使用寿命期内的总节能量的比值,表示利用太阳能节省每千瓦小时常规能源热量的投资成本。

▼ 展开条文说明

2.0.21  建筑物耗热量 heat consumption of building

   在计算采暖期室外平均气温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建筑物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釆暖设施供给的热量。

▼ 展开条文说明

2.0.22  建筑采暖设计热负荷 heating load for space heating of building

   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建筑物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

▼ 展开条文说明

2.0.23  太阳能集热器总面积 gross collector area

   整个集热器的最大投影面积,不包括那些固定和连接传热工质管道的组成部分。

▼ 展开条文说明

3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1.1  新建建筑应用太阳能供热采暖技术应遵循被动技术优先、主动系统优化的原则。

▼ 展开条文说明

3.1.2  太阳能供热采暖设计应根据气候区特点、太阳能资源条件、建筑物类型、功能,以及业主要求、投资规模、安装等条件进行。

▼ 展开条文说明

3.1.3  严寒和寒冷地区被动式太阳能釆暖设计应以冬季保温和获取太阳得热为主,夏季应满足隔热遮阳要求;夏热冬冷、温和、夏热冬暖地区应以夏季隔热遮阳为主,冬季应满足保温要求。

▼ 展开条文说明

3.1.4  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应釆取防冻和防过热措施。

3.1.5  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设计应以发电为主,且应兼顾供热采暖需求。

▼ 展开条文说明

3.2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

3.2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

3.2.1  被动式太阳能釆暖应根据当地气象条件、生活居住习惯,进行建筑平面总体布局、朝向、体形系数、开窗形式、釆光遮阳、建筑热惰性、室内空间布局设计。

3.2.2  建筑朝向宜采用南北或接近南北向设计,主要房间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3.2.3  建筑造型宜规整紧凑,应避免过多的凹凸变化,不宜设置装饰性构件。

▼ 展开条文说明

3.2.4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建筑外围护结构及室内构筑物宜选用集热性能高、蓄热能力大和放热能力强的深色、重质材料。

▼ 展开条文说明

3.2.5  对具有集热蓄热功能的构筑物,当接收辐射表面不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时,表面涂层的吸收率应大于0.85,构筑物主体材料应选择蓄热性能好的重质材料。

▼ 展开条文说明

3.2.6  建筑外窗宜采用内平开窗,外门窗应有良好的气密、水密及抗风压性能,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8级、水密性等级不应低于6级、抗风压性能等级不应低于9级。

3.2.7  严寒地区建筑南向外窗的遮阳措施不应降低冬季日照得热;寒冷地区建筑东、西、南向外窗的遮阳措施应兼顾冬季日照得热及夏季遮阳的要求,通过模拟计算,优化设置。

▼ 展开条文说明

3.2.8  建筑外门窗宜设置可移动外保温遮阳装置。

▼ 展开条文说明

3.3 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

3.3  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

3.3.1  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应由太阳能集热系统、蓄热系统、末端供热采暖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和其他能源辅助加热或换热设备集合构成。

▼ 展开条文说明

3.3.2  太阳能供热釆暖系统分类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3.3.3  太阳能供热釆暖系统中的其他能源辅助加热或换热设备及其所使用的常规能源种类,应根据当地能源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选择。

▼ 展开条文说明

3.3.4  其他能源辅助加热或换热设备的综合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和《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的相关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3.3.5  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应设置能量计量装置,且应分别计量太阳能集热系统得热量、辅助热源供热量、系统供热量、系统水泵和风机耗电量等能量参数。

▼ 展开条文说明

3.3.6  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的供热半径应由技术经济分析确定,且不宜大于4.0km。

▼ 展开条文说明

3.3.7  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应设置换热机房,并应通过换热器进行间接供热。

▼ 展开条文说明

3.3.8  当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的热力网采用热水为供热介质时,管网设计压力不应大于2.5MPa,设计温度不应大于200℃;当采用蒸汽为供热介质时,管网设计压力不应大于1.6MPa,设计温度不应大于350℃。

▼ 展开条文说明

059'>《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标准[附条文说明]》GB 50495-2019

 引用标准名录

引用标准名录

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

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GB 50168

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

4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185

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6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

7 《建筑给水排水及釆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

8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

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

10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

11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6

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

13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 50801

14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技术条件》GB/T 26976

15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GB/T 6424

16 《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 8175

17 《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GB/T 17581

18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

 自2022年4月1日起废止的条文


本文链接:/guifan/3188.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

发表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联系客服
网站客服 业务合作 Q交流群
123456789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