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标准
JT/T816—2011 机动车维修服务规范
发布与实施
- 发布日期:2011年10月08日
- 实施日期:2012年01月10日
目录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术语和定义
- 维修服务流程
- 服务质量管理
- 服务质量控制
- 参考文献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规则编写。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提出,并由全国汽车维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7)归口。本标准由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负责起草,参与起草单位包括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运输管理局、北京北汽出租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汽车修理分公司等多家机构。
标准概述
本标准涵盖了机动车维修服务的总要求、维修服务流程、服务质量管理及控制等内容。适用于从事机动车维修的企业,包括整车修理、专项维修等,其他机动车维修企业可参照执行。
总要求
- 经营者应具备相应条件:包括人员、组织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
- 依法经营:经营者应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提供优质服务。
- 信息公开透明:经营者需公示许可证、维修价格、质量保证期等信息。
- 维修信息化管理:鼓励企业建立维修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
维修服务流程
- 接待服务:包括进厂维修、预约维修、紧急救援等。
- 进厂检验:对车辆进行技术诊断和检验。
- 签订合同:明确维修项目、费用等。
- 维修作业:按合同要求进行维修,并进行过程检验。
- 竣工检验:对维修后的车辆进行检验。
- 结算交车:完成结算并交付车辆。
- 返修与抱怨处理:对返修和客户抱怨进行处理。
质量管理
- 人员管理:确保维修人员具备相应资质。
- 设备管理:确保设备齐全、安全。
- 配件管理:确保配件质量并建立追溯体系。
- 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 环保管理:对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
- 现场管理:保持作业场所整洁有序。
- 资料档案管理:建立维修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
服务质量控制
-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服务质量方针并持续改进。
- 客户满意度调查:定期收集客户反馈信息。
- 服务质量检查:对维修服务的实际成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参考文献
- 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5年第7号)
-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6年第9号)
此标准旨在提升机动车维修服务质量,保障客户权益,促进机动车维修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链接:/guifan/8063.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