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
该标准编号为 CJJ/T 102-2004,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2004年批准发布,并于2004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地址: 北京西郊百万庄
- 印刷: 北京密云红光印刷厂
- 版本: 2004年11月第一版
- 页数: 印张1,字数22千字
- 定价: 5.00元
- ISBN: 15112.12786
版权声明
本标准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不得翻印。如发现印刷质量问题,请联系出版社更换。
标准概述
本标准旨在进一步推动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确保垃圾收集有序、利于处理。其主要内容涵盖总则、分类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
总则
- 目的:促进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
- 适用范围: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收运及分类评价。
- 不适用范围:建筑垃圾。
分类方法
- 分类类别
- 可回收物: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
- 大件垃圾:废家电、家具等。
- 可堆肥垃圾:厨余垃圾、树枝花草等。
- 可燃垃圾:植物类垃圾、废纸类、废塑料橡胶、旧织物用品、废木料等。
- 有害垃圾:废电子产品、废油漆、废灯管、废日用化学品和过期药品等。
-
其他垃圾:未分类的垃圾。
-
分类要求
- 应根据垃圾处理方式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
- 制定垃圾分类指南并依此操作。
- 垃圾应按规定投放至指定容器,垃圾收集部门定时收集。
-
分类垃圾收集容器应美观适用,符合相关标准。
-
分类操作
- 按本地区垃圾分类指南操作。
- 容器表面应有明显标志。
- 分类垃圾收集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 大件垃圾应按指定地点投放,定时清运。
- 有害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理应遵守环保部门规定。
评价指标
- 目标
- 制定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明确分类收集进度和垃圾减量化目标。
-
实行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
-
评价指标
- 知晓率:按公式计算。
- 参与率:按公式计算。
- 容器配置率:按公式计算。
- 容器完好率、车辆配置率、分类收集率、资源回收率和末端处理率。
以上信息来源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T 102-2004。
本文链接:/guifan/7234.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