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标准GB/T200-2017:中热硅酸盐水泥和低热硅酸盐水泥
发布与实施日期
-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29日
- 实施日期:2018年11月01日
替代标准
- 本标准替代了GB/T200-2003《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主要变化
- 标准名称:从“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更改为“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
- 标准性质:从强制性标准变为推荐性标准。
- 品种取消:“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及其相关条款被取消。
- 增加内容:
- 增加M类天然石膏(参见4.3)。
- 增加32.5强度等级低热硅酸盐水泥(参见第5章)。
- 增加水泥中不溶物的技术要求(参见6.1.4)。
- 增加水泥中铝酸三钙、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的技术要求,作为选择性指标(参见6.3)。
- 增加低热硅酸盐水泥90天抗压强度的技术要求,作为型式检验项目(参见6.4.5)。
- 修改矿物组成计算公式(参见附录A)。
标准起草与归口单位
- 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 参与起草单位:包括多家水泥生产和研究机构。
- 归口单位: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4)。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热硅酸盐水泥和低热硅酸盐水泥的术语和定义、组成与材料、代号和强度等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出厂、交货与验收、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适用于中热硅酸盐水泥和低热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和应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多个相关标准,如GB/T176、GB/T750、GB/T1346等。
术语和定义
- 中热硅酸盐水泥:具有中等水化热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 低热硅酸盐水泥:具有低水化热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组成与材料
- 中热水泥熟料:硅酸三钙含量不大于55.0%,铝酸三钙含量不大于6.0%,游离氧化钙含量不大于1.0%。
- 低热水泥熟料:硅酸二钙含量不小于40.0%,铝酸三钙含量不大于6.0%,游离氧化钙含量不大于1.0%。
- 天然石膏:符合GB/T5483标准。
代号和强度等级
- 中热水泥:代号P.MH,强度等级为42.5。
- 低热水泥:代号P.LH,强度等级分为32.5和42.5两个等级。
技术要求
- 化学成分:包括氧化镁、三氧化硫、烧失量、不溶物等。
- 物理性能:包括比表面积、凝结时间、沸煮安定性、强度等。
- 水化热:低热水泥90天抗压强度不小于62.5MPa。
试验方法
- 包括氧化钙、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等成分的测定方法。
检验规则
- 组批及取样:每批不超过600吨。
- 检验项目: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出厂、交货与验收
- 水泥出厂需满足技术指标及包装质量要求。
- 验收方法由买卖双方商定,并在合同或协议中注明。
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
- 水泥可散装或袋装,每袋净含量不低于50kg。
- 包装袋需符合GB/T9774标准,标志清晰明确。
- 运输和贮存时不得受潮和混入杂物。
本文链接:/guifan/6762.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