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文库 - 专注工程资料收集分享!

JGJT397-2016 公墓和骨灰寄存建筑设计规范

JGJT397-2016 公墓和骨灰寄存建筑设计规范 JGJT397-2016 公墓和骨灰寄存建筑设计规范 JGJT397-2016 公墓和骨灰寄存建筑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墓和骨灰寄存建筑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Public Cemetery and Ashes Depositing Building

JGJ/T 397-2016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7年5月1日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7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选址、基地
  5. 总平面
  6. 建筑设计
  7. 安全
  8. 无障碍设计
  9. 设备、设施等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与建议,请寄送至哈尔滨工业大学(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66号1530信箱,邮政编码:150006)。

主要起草人员:

  • 宇涛
  • 益汀
  • 建泉
  • 婕感
  • 珂制
  • 砂山

主要审查人员:

  • 许勇
  • 铁岳
  • 濑佑
  • 赵博
  • 赵群
  • 刘燕辉
  • 叶吉林
  • 李子军
  • 侯兰英
  • 徐聪智
  • 周丹
  • 刘远孝
  • 张险峰
  • 陈雨梅
  • 金梦潇
  • 曹玉琪
  • 王盈
  • 肖成龙
  • 陈为东

1 总则

1.0.1

为规范公墓和骨灰寄存建筑设计,使公墓和骨灰寄存建筑满足适用、经济、绿色、安全的基本要求,推动我国殡葬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公墓、骨灰寄存建筑设计。

1.0.3

公墓和骨灰寄存建筑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满足骨灰安放和丧属精神慰藉功能要求;
  2. 保证丧属和工作人员的环境安全以及骨灰存放安全;
  3. 坚持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园林化公墓;
  4. 符合节约土地、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

1.0.4

公墓和骨灰寄存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公墓:为民众提供以地下墓穴形式为主,埋葬遗体或骨灰的场所。

2.0.2

骨灰寄存建筑:在壁面上设置骨灰格位,或用骨灰格架构成壁面,用来安放骨灰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2.0.3

墓地:公墓中采用墓穴式或坑式安葬骨灰的用地区域。

2.0.4

祭悼场所:丧属进行悼念和祭扫活动的专用场所。

2.0.5

骨灰楼:在建筑内设置骨灰安放间的建筑物。

2.0.6

骨灰安放间:室内集中安放骨灰格(架)的建筑空间。

2.0.7

骨灰寄存架:用于存放骨灰盒的格构式的架子。

2.0.8

骨灰廊:在壁面上集中安放骨灰盒的廊式建筑。

2.0.9

骨灰墙:来集中安放骨灰盒的墙壁。

2.0.10

骨灰塔:集中安放骨灰盒的塔式建筑。

2.0.11

骨灰亭:内壁嵌有安放骨灰盒格架的亭式建筑。

2.0.12

单元:骨灰安葬在室外地下墓穴或坑穴,且由周边绿化、墓间距与墓前步道组成的墓地单元空间。

2.0.13

墓碑式墓:将骨灰盒安葬在室外地下墓穴,并在地表设有墓碑标志物的墓。

2.0.14

碑式墓单元:碑式墓及其周边绿化、墓间距、墓前步道组成的墓地空间单元。

2.0.15

墓组团:一定数量墓单元组合起来的用地形式。

2.0.16

草坪式墓单元:墓穴设置于草坪地下,或骨灰撒入草坪土壤中,不设立式墓碑,碑文刻于墓盖板上的空间单元。

2.0.17

树葬式墓单元:将骨灰直接安葬于地下墓穴中,或骨灰撒入被植树土壤中,旁边植树以示标记的空间单元。

下载地址

售价:0.00 积分

本文链接:/guifan/6567.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

发表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联系客服
网站客服 业务合作 Q交流群
123456789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