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标准概述
本标准为国家标准,旨在通过模数协调实现建筑或部件尺寸和安装位置的一致性。该标准适用于民用和工业建筑的设计、生产和施工。
主要目标
- 实现建筑活动的协调。
- 对建筑各部分尺寸进行分割,并确定部件尺寸和边界条件。
- 选择最优标准化方式,确保标准化部件种类最少。
- 提高部件互换性。
- 协调建筑部件与功能空间的尺寸关系。
术语定义
以下是一些关键术语的定义:
- 模数:选定的尺寸单位,用于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
- 基本模数:模数协调的基本尺寸单位,以M表示。
- 扩大模数: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数。
- 分模数:基本模数的分数值,通常是整数分数。
- 定位线:确定建筑部件安装位置及其标志尺寸的线。
- 部件:建筑功能的组成单元,具有规定的尺寸。
- 分部件:为一个独立单位的建筑制品,是部件的组成部分。
- 基准面:部件或分部件按模数要求设立的参照面。
- 安装基准面:为部件或分部件安装设立的基准面。
- 辅助基准面:在基准面之间根据需要设置的其他基准面。
- 基准线:两个以上基准面的交线或其投影线。
- 调整面:为使部件或分部件相互关联而设立的并可在位形上做调整的面。
- 模数数列:基于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和分模数扩展的一系列尺寸。
- 模数网格:由正交或斜交的平行基准线(面)构成的平面或空间网格,用于部件定位。
- 模数空间:在一个或多个方向的协调尺寸符合模数的空间。
- 优先尺寸:从模数数列中预先选定的模数或扩大模数尺寸。
- 公差:部件或分部件在制作、放线或安装时的允许偏差。
- 制作公差:部件或分部件在生产制作时与制作尺寸之间的允许偏差。
- 安装公差:部件或分部件安装时基准面或基准线之间的允许偏差。
- 位形公差:在力学、物理、化学等作用下部件或分部件位移和变形的允许偏差。
- 连接空间:为保证与相邻部件或分部件连接所需的最小空间。
- 装配空间:定位时部件或分部件的实际制作面与安装基准面之间产生的自由空间。
- 模数层高:连续两层楼板的模数定位基准面之间的垂直尺寸。
- 模数室内净高:一个层高内楼面模数定位基准面与装修后顶棚模数定位基准面之间的垂直尺寸。
- 模数楼盖厚度:楼盖的楼面模数定位基准面与该楼板下顶棚模数定位基准面之间的垂直尺寸。
- 标志尺寸: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于标注建筑物定位线或基准面之间垂直距离以及建筑部件、建筑分部件、有关设备安装基准面之间的尺寸。
- 制作尺寸:制作部件或分部件所依据的设计尺寸。
- 实际尺寸:部件、分部件等生产制作后的实际测得的尺寸。
- 技术尺寸:在模数条件下,非模数尺寸或生产过程中出现误差时所需的技术处理尺寸。
模数协调原则
模数网格
- 网格类型:模数网格可以由正交、斜交或弧线的网格基准线(面)构成,不同方向连续基准线(面)之间的距离可采用非等距的模数数列。
- 网格距离:相邻网格基准面(线)之间的距离可采用基本模数、扩大模数或分模数,分别称为基本模数网格、扩大模数网格和分模数网格。
- 网格空间:模数网格在三维坐标空间中构成的模数空间网格,不同方向上的模数网格可采用不同的模数。
部件定位
- 定位方法:部件定位可采用中心线定位法、界面定位法,或中心线与界面定位法混合使用的方法。
- 基准面确定:确定部件的基准面应符合平行或正交、基准面距离符合模数要求、同一功能部位的部件基准面确定方法应统一的规定。
模数数列
本文链接:/guifan/6364.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