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文库 - 专注工程资料收集分享!

饰面型防火涂料GB12441-2018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饰面型防火涂料 Finishing fire resistant coating GB 12441—2018 代替GB 12441—2005 2018-02-06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本标准的5.2、8.1和第7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 12441—2005《饰面型防火涂料》。     本标准与GB 12441—200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产品的分类和型号(见第4章);     ——修改了饰面型防火涂料部分理化性能技术指标,删除了技术要求中的缺陷类别(见5.2,2005年版的4.2);     ——用难燃性试验代替了隧道燃烧法(见6.11,2005年版的附录B);     ——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7章,2005年版的第6章)。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公安部消防局、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四川天府防火材料有限公司、武汉武立涂料有限公司、四川卓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冠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展拓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道彬、包光宏、王鹏翔、刘程、余威、冯军、唐勇、潘烽、薛黎。     GB 12441—2005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2441—1998;     ——GB 15442.1—1995、GB/T 15442.2—1995、GB/T 15442.3—1995、GB/T 15442.4—1995。     GB 12441—1998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2441—199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饰面型防火涂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饰面型防火涂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20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T 1727  漆膜一般制备法     GB/T 1728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GB/T 1731  漆膜柔韧性测定法     GB/T 1732  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     GB/T 173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T 1740  漆膜耐湿热性测定法     GB/T 5907  (所有部分)消防词汇     GB/T 6753.1  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  研磨细度的测定     GB/T 8625  建筑材料难燃性试验方法     GB/T 9750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

3术语和定义

    GB/T 590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饰面型防火涂料  finishing fire resistant coating     涂覆于可燃基材(如木材、纤维板、纸板及制品)表面,具有一定装饰作用,受火后能膨胀发泡形成隔热保护层的涂料。 3.2     难燃性  difficult flammability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材料难以进行有焰燃烧的特性。 3.3     炭化体积  char volume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材料发生炭化的最大体积。

4分类和型号

4.1 分类     饰面型防火涂料按分散介质可分为:     a)水基性饰面型防火涂料:以水作为分散介质的饰面型防火涂料;     b)溶剂性饰面型防火涂料:以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的饰面型防火涂料。 4.2 型号     饰面型防火涂料的产品代号以字母SMT表示,分散介质特征代号分别为S(水基性)和R(溶剂性)。饰面型防火涂料的型号编制方法如下:     示例:     SMT-S/A,表示水基性饰面型防火涂料,企业自定义代号为A。

5技术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 用于生产防火涂料的原材料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职业卫生和健康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5.1.2 涂料应能采用规定的分散介质进行调和、稀释。 5.1.3 饰面型防火涂料应能采用刷涂、喷涂、辊涂和刮涂中任何一种或多种方法方便地施工,并能在正常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干燥、固化,涂层实干后不应有刺激性气味。成膜后应能形成平整的饰面,无明显凹凸或条痕,无脱粉、气泡、龟裂、斑点等现象。 5.2 技术要求     饰面型防火涂料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饰面型防火涂料技术指标 表1 饰面型防火涂料技术指标 638'>《饰面型防火涂料》GB 12441-2018

 附录B(规范性附录)小室燃烧法

B.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涂覆于可燃基材表面防火涂料阻火性能的试验方法——小室燃烧法,测试结果以燃烧质量损失和炭化体积表示。     本附录适用于饰面型防火涂料阻火性能的测定。 B.2 试验设备 B.2.1 小室燃烧箱 B.2.1.1 小室燃烧箱为一镶有玻璃门窗的金属板箱(见图B.1)。
图B.1 小室燃烧箱示意图 B.2.1.2 箱体的内部长宽高尺寸为337mm×229mm×794mm(包括伸出的烟囱和顶部回风罩)。 B.2.1.3 回风罩与烟囱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以便排走燃烧产生的烟气。 B.2.2 试件支撑架 B.2.2.1 试件支撑架由间隔130mm 的两块平行扁铁构成,扁铁尺寸为480mm×25mm×3mm。扁铁两端由搭接件固定。 B.2.2.2 支撑架上有可调节横条,用以固定试件位置。 B.2.2.3 支撑架底部固定一平行于箱底的金属基座,基座用于放置燃料杯。 B.2.3 燃料杯     燃料杯由黄铜制成,外径24mm,壁厚1mm,高17mm,容积约为6mL。 B.2.4 其他试验设备     试验还需使用以下设备:     a)天平(感量0.1g);     b)钢直尺或游标卡尺(分度值1mm);     c)滴定管或移液管(分度值0.1mL)。 B.3 试件制备 B.3.1 基材的选择及尺寸     试验基材选用一级三层胶合板,基材厚度为5mm±0.2mm,试板尺寸为300mm×150mm;试板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节疤拼缝或其他缺陷。 B.3.2 涂覆比值     试件为单面涂覆,涂覆应均匀,湿涂覆比值为250g/m²(不包括封边),涂覆误差为规定值的±2%。涂覆时,应先将防火涂料涂覆于试板四周封边,放置24h后再将防火涂料均匀地涂覆于试板的一表面。若需分次涂覆时,则两次涂覆的时间间隔不得小于24h。 B.4 试验程序 B.4.1 将经过状态调节的试件置于(50±2)℃ 的烘箱中静置40h,取出冷却至室温,准确称量至0.1g。 B.4.2 将称量后的试件放在试件支撑架上,使其涂覆面向下。 B.4.3 用移液管或滴定管取5mL分析纯无水乙醇注入燃料杯中,将燃料杯放在基座上,使杯沿到试件受火面的最近垂直距离为25mm。点火、关门,试验持续到火焰自熄为止。试验过程中应无强制通风。 B.4.4 每组试验应重复做5个试件。 B.5 数据处理 B.5.1 将燃烧过的试件取出冷却至室温,准确称量至0.1g。对5个试件燃烧前后的质量损失取平均值,并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即得到防火涂料试件的质量损失。 B.5.2 用锯子将烧过的试件沿着火焰延燃的最大长度、最大宽度线锯成4块,量出纵向、横向切口涂膜下面基材炭化(明显变黑)的长度、宽度,再量出最大的炭化深度,计算出炭化体积;最后对5个试件炭化体积的平均值即得到防火涂料试件的炭化体积,具体计算方法见式(B.1)。   式中: V ——炭化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³); ai ——炭化长度,单位为厘米(cm);
bi ——炭化宽度,单位为厘米(cm); hi ——炭化深度,单位为厘米(cm); n ——试件个数。 B.5.3 若一组试件的标准偏差大于其平均质量损失(或平均炭化体积)的10%,需加做5个试件,其质量损失(或炭化体积)应根据10个试件的平均值计算。     标准偏差的计算见式(B.2): 式中: S ——标准偏差; xi ——每个试件的质量损失(或炭化体积)值; ——一组试件的质量损失(或炭化体积)平均值; n ——试件个数。

本文链接:/guifan/4523.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

发表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联系客服
网站客服 业务合作 Q交流群
123456789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