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盾构可切削混凝土配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hield-cuttable concrete reinforcement
CJJ/T 192-2012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3年3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505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盾构可切削混凝土配筋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盾构可切削混凝土配筋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 192-2012,自2013年3月1日起实施。
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2年10月29日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以及大量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应用效果,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4.设计;5.施工;6.验收。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车公庙天安数码城F3.8栋CD座八楼,邮编:518040)。
本规程主编单位: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启鹏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何唯平 牟锐 李志业 马文义 陈湘生 申伟强 罗世培 林刚 郭俊 张志强 李明 贺晶 杨志豪 史海欧 刘树亚 王建 黄永衡 张杰 李志南 贺春宁 白国东 师晓权 李化云 周佳媚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张易谦 赵军 杜文库 张起森 韩一波 黄钟晖 任庆铨 金明 任国青 秦建设 裴利华
▼ 展开条文说明
1 总 则
1.0.1 为统一盾构可切削玻璃纤维筋混凝土配筋的技术和质量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 展开条文说明
1.0.2 本规程适用于盾构可切削玻璃纤维筋混凝土临时结构配筋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
▼ 展开条文说明
1.0.3 盾构可切削玻璃纤维筋混凝土配筋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盾构 shield
盾构掘进机的简称,是在钢壳体保护下完成隧道掘进、拼装作业、由主机和后配套组成的机电一体化设备。
2.1.2 工作井 working shaft
盾构组装、拆卸、调头、吊运管片和出渣土等使用的工作竖井,包括盾构始发工作井、盾构接收工作井等。
2.1.3 盾构始发 shield launching
盾构开始掘进的施工过程。
2.1.4 盾构接收 shield arrival
盾构到达接收位置的施工过程。
2.1.5 玻璃纤维筋 glass fibre reinforced plastics(GFRP)rebar
由含碱量小于1%的无碱玻璃纤维(E-Glass)无捻粗纱或者高强玻璃纤维(S)无捻粗纱和树脂基体(环氧树脂、乙烯基树脂)、固化剂等材料,通过成型固化工艺复合而成的筋材。简称GFRP筋。
2.1.6 玻璃纤维筋混凝土结构 GFRP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配置受力玻璃纤维筋的增强混凝土结构。
2.2 符 号
2.2.1 材料性能:
CE——工作环境影响系数;
Ec——混凝土弹性模量;
Ef——玻璃纤维筋的弹性模量;
Es——钢筋的弹性模量;
fb——玻璃纤维筋弯曲部位抗拉强度设计值;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cr——混凝土开裂模量;
ffb——玻璃纤维箍筋弯曲段抗拉强度设计值;
ffu——玻璃纤维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fk——玻璃纤维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u——玻璃纤维筋的抗拉强度;
fv——玻璃纤维筋的剪切强度;
ε——玻璃纤维筋极限拉应变;
εcu——混凝土极限压应变;
εfu——玻璃纤维筋极限拉应变设计值;
τ——玻璃纤维筋与混凝土、水泥砂浆的平均粘结强度。
2.2.2 作用和作用效应:
C——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所规定的玻璃纤维筋结构构件应力、变形等的限值;
Fu——玻璃纤维筋的抗拉承载力;
M——弯矩设计值;
Ma——梁变形计算最大弯矩;
Mcr——开裂弯矩;
N——轴向压力设计值;
R——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
Rf(·)——玻璃纤维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力函数;
S——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V——玻璃纤维筋混凝土构件斜截面最大剪力设计值;
Vfc——玻璃纤维筋混凝土构件中混凝土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Vfv——玻璃纤维混凝土构件中玻璃纤维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Y——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σfi——第i层纵向玻璃纤维筋的应力。
2.2.3 几何参数:
A——圆形截面面积;
A0——构件换算有效截面面积;
Af——纵向受拉玻璃纤维筋的截面面积;
Afv——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玻璃纤维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
a——纵向受拉玻璃纤维筋合力点至界面近边缘的距离;
b——截面宽度;
d——玻璃纤维筋的名义直径;
db——玻璃纤维筋的等效直径;
e——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纤维筋合力的距离;
e0——轴向压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
ea——附加偏心距;
h0——梁截面有效高度,纵向受拉玻璃纤维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Icr——开裂截面换算惯性矩;
Ie——梁截面有效惯性矩;
Ig——梁截面惯性矩;
h0i——第i层纵向玻璃纤维筋截面重心至受压边缘的距离;
r——圆形截面的半径;
rb——玻璃纤维箍筋的弯曲半径;
rs——纵向玻璃纤维筋重心所在圆周的半径;
s——沿构件长度方向的箍筋间距;
x——等效受压区高度;
xb——界限受压区高度;
yt——梁截面中和轴到玻璃纤维筋的距离;
ξ——相对受压区高度;
ξb——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2.2.4 计算系数及其他:
K——设计弯矩调整系数;
α——对应于受压区混凝土截面面积的圆心角(rad)与2π的比值;
αb——界限受压圆心角;
αc——玻璃纤维筋对混凝土抗剪能力的影响系数;
αd——粘结强度系数;
αt——纵向受拉玻璃纤维筋与全部纵向玻璃纤维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α1、β1——变异系数;
βb——与玻璃纤维筋弹性模量及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有关的系数;
βh——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η——偏心受压构件轴向压力偏心距增大系数;
μ——修正系数;
ρf——梁截面配筋率;
ρfb——纵向受拉玻璃纤维筋的平衡配筋率;
φ——构件稳定系数。
3 材 料
3.0.1 玻璃纤维筋的螺纹杆体表面质地应均匀,无气泡和裂纹,其螺纹牙形、牙距应整齐,不应有损伤。
▼ 展开条文说明
3.0.2 玻璃纤维筋中树脂基体应使用乙烯基和环氧树脂体系或乙烯基树脂和环氧树脂混合树脂,产品物理和耐久性应满足使用要求,树脂基体的原料聚合物不应含有任何聚酯成分。
▼ 展开条文说明
3.0.3 玻璃纤维筋规格应符合表3.0.3的要求。
表3.0.3 玻璃纤维筋规格
▼ 展开条文说明
3.0.4 玻璃纤维筋的密度应在1.9g/cm3~2.2g/cm3。
▼ 展开条文说明
3.0.5 玻璃纤维筋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0.5的要求。
表3.0.5 玻璃纤维筋力学性能指标
注:玻璃纤维筋抗拉强度标准值保证率在95%以上。
▼ 展开条文说明
3.0.6 玻璃纤维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ffu——玻璃纤维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fk——玻璃纤维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CE——工作环境影响系数,工作环境在室内取值0.8,工作环境在室外取值0.7;
ε——玻璃纤维筋极限拉应变;
εfu——玻璃纤维筋极限拉应变设计值。
4 设 计
4.1 一般规定
4.1.1 玻璃纤维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应采用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4.1.2 玻璃纤维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不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小于1.0;对安全等级为三级的结构构件,不小于0.9;结构安全等级根据相关设计文件确定;
S——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MPa);
R——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MPa);
Rf(·)——玻璃纤维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力函数;
ffu——玻璃纤维筋抗拉强度设计值(MPa),根据本规程第3.0.5条和式(3.0.6-1)条取值;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MPa),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取值。
4.1.3 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玻璃纤维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结构应力、变形等验算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Y——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C——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所规定的玻璃纤维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应力、变形等的限值。
▼ 展开条文说明
标签:
本文链接:/guifan/4480.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