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文库 - 专注工程资料收集分享!

移动通信基站工程技术标准GB/T51431-2020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移动通信基站工程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engineering

GB/T51431-2020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21年3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2020年第153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移动通信基站工程技术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移动通信基站工程技术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1431-2020,自2021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20年6月9日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5)274号)的要求,由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在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移动通信基站工程建设与发展状况,广泛征求全国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并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经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缩略语,移动通信基站规划,移动通信基站工程设计,移动通信基站工程施工,移动通信基站工程验收,移动通信基站维护及安全、节能、环保、共建共享。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日常管理,由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春波路999号,邮编:310052)。     本标准主编单位: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通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通服建设有限公司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刘东升 张晓江 李虓江 金津 刘昕 高峰 朱文涛 孟宪锟 王丽芳 蓝俊锋 肖育苗 秦宁 吴龙照 马为民 王军威 许锐 冯芒 章丽飞 刘海玲 胡勇 林锦洪 李新 王强 洪昌富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刘向东 陈崴嵬 陈俊雷 邓蕾 严峻 王尚奇 董建军 伍金明 张晓 王学贞 陶珩 魏志伟
条文说明     《移动通信基站工程技术标准》GB/T51431-2020,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0年6月9日以第153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公众蜂窝移动通信基站工程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     为便于设计、施工、维护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移动通信基站工程技术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1总则

1.0.1 为统一公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中通信基站工程技术要求,做到技术规范、安全可靠,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公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中通信基站工程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维护。 1.0.3 工程建设应贯彻国家基本建设方针和经济政策,执行国家节约能源、材料、用水、用地及保护环境有关规定。 1.0.4 工程建设应满足公众蜂窝移动通信基站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要求。 1.0.5 工程建设应选用出具合格检验报告、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要求的材料和设备。 1.0.6 在抗震设防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应满足抗震设防要求,主要电信设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83的有关规定。
1.0.7 公众蜂窝移动通信基站工程建设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缩略语

2.1 术语

2.1.1 电信业务经营者 communication business operator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规定,获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单位。 2.1.2 移动通信基础设施 mobile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包括移动通信基站基础设施和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基础设施两部分,移动通信基站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基站机房、电源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室外支撑物等,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源设备机房、远端设备间、电源系统、接地系统及布线桥架等。 2.1.3 移动通信基站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移动核心网与移动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台。通常情况下,移动通信基站由无线电信号发射接收设备、电源设备、传输设备、空调设备及天线、连接线缆等组成。 2.1.4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 indoor wireless coverage system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是用于改善建筑物室内信号环境的一种解决方案。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将移动通信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建筑物各个区域,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良好的信号覆盖。通常情况下,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包括信号源设备、远端设备、末端设备器件、电源设备、传输设备、天线和连接线缆等。 2.1.5 基站机房 base station room
    用于安装移动通信基站无线电信号发射接收设备、电源设备、传输设备、空调设备等的房间。
2.1.6 信源设备机房 signal source equipment room
    用于安装无线室内覆盖系统所需的信源设备、电源设备、传输设备、POI(多系统合路平台)等设备的房间。 2.1.7 远端设备间 remote equipment room
    用于安装无线室内覆盖系统所需的远端通信设备的房间。 2.1.8 基站天线室外支撑物 outdoor support of base station antenna
    基站天线室外支撑物是指在建筑物主体结构屋面上、建筑物技术层(含外墙、外墙窗和洞口)、建筑红线范围内室外公共区域设置安装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支撑物的结构构件,包含屋面自立塔、升高架、屋面抱杆、屋面美化天线罩、外墙美化天线罩、外墙抱杆等屋面通信塔桅。 2.1.9 分布式基站 distributed base station
    分布式基站是指将移动通信基站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BU)和远端射频单元(RRU)进行分离。其中基站的基带、主控、传输、时钟等功能集成在基带处理单元(BBU)内;基站收发信机、功放等集成在远端射频单元(RRU)内,安装在天线端,射频单元与基带单元之间通过光纤连接,用于完成网络覆盖。     移动通信基站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BU)的部分物理层处理功能、远端射频单元(RRU)、无源天线整合在一起成为有源天线单元(AAU)。     后续网络演进中,移动通信基站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BU)可重构为中心单元(CU)和分布单元(DU)两个功能实体。中心单元(CU)主要包括非实时的无线高层协议栈功能,同时也支持部分核心网功能下沉和边缘应用业务的部署,分布单元(DU)主要处理物理层功能和实时性需求的数据链路层功能。 2.1.10 局端站 bureau station
    放置网络接入局端设备的机房或站点。 2.1.11 公众蜂窝移动通信 public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采用蜂窝无线组网方式,在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通过无线通道连接起来,进而使得公众用户终端在移动状态下可进行通信。 2.1.12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由覆盖全球的多颗通信卫星组成的系统,该系统可在任意时刻采集到任意地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信息,以实现定位、授时等多种功能。

2.2 缩略语

BBU(Building Baseband Unit) 室内基带单元
RRU(Remote Radio Unit) 远端射频单元
AAU(Active Antenna Unit) 有源天线单元
CU(Centralized Unit) 中心单元
DU(Distributed Unit) 分布单元
SPD(Surge Protection Device) 浪涌保护器
POI(Point of Interface)  多系统合路平台

3移动通信基站规划

3.0.1 基站规划应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通信业发展规划,按照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的要求,结合网络拓扑、性能要求等因素确定。 3.0.2 基站站址选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YD5003的相关规定。 3.0.3 基站规划应合理利用现有政府、企业等社会资源,根据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共址建设基站的需求,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3.0.4 基站站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有关电磁辐射环保和防护规定。 3.0.5 基站站址宜避免选在雷击区,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相应防雷措施。 3.0.6 基站选址宜避免设在大功率变电站附近直线距离200以内。 3.0.7 基站站址宜设置在电源、传输接人等配套条件良好的处所。 3.0.8 基站站址与周边设施安全间距应满足通信安全需要及有关规定要求。 3.0.9 建筑物设计应考虑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移动通信基础设施设置应作为建筑物方案设计审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3.0.10 新建建筑物的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应按照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的要求与主体建筑物同步完成,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应遵循共建共享的原则,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进入的要求。
3.0.11 建筑物红线内光缆管道应预留与红线外各电信业务经营者衔接的光缆管道和线槽,确保红线外的光缆能够进入建筑物。 3.0.12 建筑物或建筑群占地面积每50000㎡应预留至少一处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室外支撑物位置,不足50000㎡的部分应按50000㎡要求计取。 3.0.13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信源设备机房宜与建筑物电信间合建,远端设备间宜与建筑物弱电井合设。 条文说明 3.0.3 移动通信基站站址可利用的现有政府、企业等社会资源包括公共建筑物、市政绿化区等公共资源,以及路灯杆、监控杆等社会杆塔资源。 3.0.10 新建建筑物的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主体建筑物同步完成是指为保障建筑物用户对公共移动通信的需求,新建建筑物按照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的要求同步建设公共移动通信基站。对于公共移动通信基站信号无法覆盖的高层民用建筑等,配套建设公共移动通信无线室内覆盖系统。

4移动通信基站工程设计

4.1 一般要求

4.1.1 基站工程设计应满足网络性能及覆盖、容量、质量和投资等网络建设需求。 4.1.2 基站类型应根据不同制式网络覆盖特点、覆盖场景、配套情况等因素选取。 4.1.3 基站站址的选择应满足无线网络整体结构布局要求,基站站间距设置应满足覆盖需求和干扰控制,位置偏离范围不应影响网络性能。 4.1.4 基站防雷接地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的有关规定。 4.1.5 基站工程设计宜根据基站所处环境,并结合环保要求,采取必要的伪装、美化等工艺措施,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 条文说明 4.1.1 基站工程设计包含业务预测、业务模型、无线网络设计、无线网相关接口设计及传输需求、无线网编号计划、网管要求、同步方式、设备配置、站址选择、设备安装及基站工艺要求、共建共享、安全生产、环保和节能要求、工程概预算和投资分析、设计图纸等主要内容。 7'>《移动通信基站工程技术标准》GB/T51431-2020

 引用标准名录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钢结构设计标准》 GB5001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 《高耸结构设计标准》 GB5013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 《防洪标准》 GB50201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50217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GB50656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GB50689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 GB51120 《通信局站共建共享技术规范》 GB/T51125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 GB51194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 GB51199 《高耸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1203 《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抗震设计标准》 GB/T51369 《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标准》 GB/T51391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 YD/T1051 《通信局(站)机房环境条件要求与检测方法》 YD/T1821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技术要求第1部分:钢塔架》 YD/T2164.1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技术要求第2部分:基站设施》 YD/T2164.2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技术要求第3部分:传输线路》 YD/T2164.3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技术要求第4部分:室内分布系统》 YD/T2164.4 《租房改建通信机房安全技术要求》 YD/T2198 《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 YD5003 《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标准》 YD/T5026 《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YD/T5027 《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YD/T5054 《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YD/T5058 《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YD5083 《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 YD/T5131 《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验收规范》 YD/T5132 《通信局(站)节能设计规范》 YD/T5184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技术暂行规定》 YD5191 《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 YD5201

本文链接:/guifan/3402.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

发表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联系客服
网站客服 业务合作 Q交流群
123456789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