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建筑玻璃采光顶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building glass skylight system
JG/T 231-2018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26日
实施日期:2018年12月01日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G/T 231-2007《建筑玻璃采光顶》,与JG/T 231-2007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建筑玻璃采光顶术语,增加了太阳得热系数术语(见3.1,3.2);
——修改了标记方法(见4.2.1);
——增加了玻璃采光顶用光伏构件和遮阳材料的相关规定(见6.7,6.8);
——修改了结构性能、水密性能、保温性能、采光性能(见8.1,8.3,8.4,8.9);
——删除了遮阳系数(见JG/T 231-2007中7.4.2);
——增加了隔热性能、光热性能、热循环性能、抗冲击性能、电气性能要求(见8.5,8.6,8.7,8.10,8.11)。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结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金易格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凌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天津津贝尔建筑工程试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中原思蓝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深圳金粤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深业泰然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山盛兴股份有限公司、姜清海幕墙系统工程(武汉)有限公司、广东贝克洛幕墙门窗系统有限公司、上海新围东外墙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北京新立基真空玻璃技术有限公司、广州集泰化工有限公司、北京德宏幕墙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和平幕墙工程有限公司、浙江亚厦幕墙有限公司、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龙旺钢化真空玻璃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泰昌、王洪涛、刘会涛、张士翔、徐勤、姚远、许武毅、胡忠明、郝伟、何瑄、扈军、刘明、杜万明、崔洪、张冠琦、吴光琼、熊再勇、于志龙、郑洪全、马世明、潘冬、姜海清、邱胜东、郑文杰、许威、肖珍、王德勤、王有青、孙连弟、陈文华、李宏彦。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G/T 231-2007。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玻璃采光顶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一般要求、材料和部件、制作和组装要求、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玻璃采光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680 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
GB/T 4171 耐候结构钢
GB/T 5117 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
GB/T 5118 热强钢焊条
GB/T 522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 5237(所有部分) 铝合金建筑型材
GB/T 8485 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 8624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 9535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 设计鉴定和定型
GB/T 9944 不锈钢丝绳
GB/T 11944 中空玻璃
GB/T 11976 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13912 金属覆盖层 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14370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GB 15763.3-2009 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3部分:夹层玻璃
GB 15763.4 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4部分:均质钢化玻璃
GB/T 18911 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 设定鉴定和定型
GB/T 20047.1 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 第1部分:结构要求
GB/T 20878 不锈钢和耐热钢 牌号及化学成分
GB/T 20492 锌-5%铝-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钢丝、钢绞线
GB/T 23615.1 铝合金建筑型材用隔热材料 第1部分:聚酰胺型材
GB/T 23615.2 铝合金建筑型材用隔热材料 第2部分:聚氨酯隔热胶
GB/T 24498 建筑门窗、幕墙用密封胶条
GB/T 25821 不锈钢钢绞线
GB/T 29043 建筑幕墙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29551 建筑用太阳能光伏夹层玻璃
GB/T 29738 建筑幕墙门窗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29759 建筑用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
GB/T 34555 建筑采光顶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17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661 钢结构焊接规范
HG/T 3099 建筑橡胶密封垫——预成型实心硫化的结构密封垫用材料规范
JC/T 882 幕墙玻璃接缝用密封胶
JC/T 915 热弯玻璃
JC/T 1079 真空玻璃
JC/T 2128 超白浮法玻璃
JG/T 174 建筑铝合金型材用聚酰胺隔热条
JG 175 建筑用隔热铝合金型材
JG/T 200 建筑用不锈钢绞线
JG/T 201 建筑幕墙用钢索压管接头
JG/T 252 建筑用遮阳天篷帘
JG/T 254 建筑用遮阳软卷帘
JG/T 274 建筑遮阳通用要求
JG/T 389 建筑用钢制拉杆构件
JG/T 397 建筑幕墙热循环试验方法
JG/T 449 建筑光伏组件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胶膜
JG/T 455 建筑门窗幕墙用钢化玻璃
JG/T 471 建筑门窗幕墙用中空玻璃弹性密封胶
JG/T 475 建筑幕墙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JG/T 492 建筑用光伏构件通用技术要求
JGJ 1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26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75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85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JGJ 113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 134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T 151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JGJ 203 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JGJ 255 采光顶与金属屋面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建筑玻璃采光顶 building glass skylight system
玻璃采光顶
由玻璃面板和支承体系所组成的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75°的围护结构、装饰性结构及雨蓬的总称。
3.2 太阳得热系数(SHGC) solar heat gain coefficient
太阳能总透射比
通过透光围护结构的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与投射到透光围护结构外表面上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
注: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包括太阳辐射通过辐射透射的得热量和太阳辐射被构件吸收再传入室内的得热量两部分。
4 分类和标记
4.1 分类
4.1.1 按支承结构可分为钢结构(G)、索杆结构(S)、铝合金结构(L)、玻璃梁结构(B)。
4.1.2 按开合可分为非开合(F)、可开合(K)。
4.1.3 按封闭可分为封闭式采光顶(FB)、敞开式采光顶(CK)
注:雨蓬是敞开式采光顶的一种。
4.2 标记
4.2.1 标记方法
标记由玻璃采光顶产品代号(CGD)、标准号、支承结构类别代号、开合类别代号、封闭类别代号及主参数(结构性能)组成。
4.2.2 标记示例
示例:CGD-S-K-FB/3.5-JG/T 231,表示封闭式玻璃采光顶,索杆结构支承,可开合,结构性能为3.5kPa,符合行业标准JG/T 231。
5 一般要求
5.1 玻璃采光顶用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参见附录A。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质量证明书。
5.2 建筑玻璃采光顶选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严寒和寒冷地区选用的材料应满足防低温脆断的要求。
5.3 玻璃采光顶用玻璃面板面积应不大于2.5m2,长边边长宜不大于2m。
5.4 玻璃采光顶采用玻璃梁支承时,玻璃梁应采用夹层玻璃,夹层玻璃原片宜采用钢化或半钢化超白平板玻璃。玻璃梁应对温度变形、地震作用和结构变形有较好的适应能力,用于玻璃梁的夹层玻璃中的一片玻璃破碎后,玻璃梁应仍能满足结构性能设计要求。玻璃梁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当玻璃梁有打孔需要时,应采用钢化夹层玻璃;
b) 当玻璃梁无打孔需要时,可采用半钢化夹层玻璃。
5.5 玻璃采光顶安装遮阳产品时,遮阳产品应符合JG/T 274的规定。
5.6 玻璃采光顶安全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能适应主体结构的变形和温度作用的影响。
5.7 玻璃采光顶的节能设计应符合GB 50176、GB 50189、JGJ 26、JGJ 75和JGJ 134的规定。
5.8 玻璃采光顶耐久性、防结露(霜、冰凌)能力及抗冰雹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5.9 玻璃采光顶应采取合理的排水措施,排水坡度宜不小于3%,玻璃面板在自重及承载力引起挠度变形时,玻璃表面不应积水。大型玻璃采光顶应设置有组织排水及防止发生过量积水的措施。
5.10 玻璃采光顶用于严寒地区时,宜采取除雪措施。
5.11 玻璃采光顶用于高湿场合时,应考虑防腐措施,室内侧应有冷凝水收集引流装置。
5.12 玻璃采光顶的防火及排烟要求应符合GB 50016的相关规定。
5.13 玻璃采光顶的防雷要求应符合GB 50057和JGJ 16的有关规定。玻璃采光顶的防雷系统应与主体结构的防雷体系有可靠的连接。
5.14 光伏玻璃采光顶应符合JGJ 203和JGJ 255的规定。
5.15 玻璃采光顶可见光透射比应符合采光设计要求,宜选用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30的玻璃面板。
'>《建筑玻璃采光顶技术要求》JG/T 231-2018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现场雨水渗漏性检测方法
B.1 标准方法:规定使用20mm直径普通软管,装上喷嘴,要求水能直接射在指定的接缝处。
B.2 一般情况下要求在玻璃采光顶组装完成后,在进行镶嵌密封,并在接缝上按设计要求先进行防水处理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渗漏性检测。
B.3 喷射水头水压力应不低于210kPa,应垂直于玻璃面,沿接缝前后缓缓移动,每处喷射时间约为5min。实验时在玻璃采光顶内侧要安排人员检查是否存在渗漏现象。
B.4 喷水结束后24h,再检查玻璃采光顶内侧是否存在渗漏现象。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玻璃采光顶抗软重物撞击性能检测方法
C.1 设备
C.1.1 试验框架
试验框架应足够坚固,能承受试验载荷,且不影响试验结果。试验设备示意见图C.1。
C.1.2 撞击物
撞击物为总重45.0kg±0.1kg,直径约400mm的球状皮袋,其中装有表观密度约1500kg/m3的砂子(通过2mm筛孔筛选的砂)。
C.1.3 设备装置要求
悬挂装置的挂点应足够坚固,并能调整以满足不同撞击位置的需要。悬挂撞击物宜采用直径为5mm的钢丝绳。
C.2 程序
C.2.1 撞击能量
撞击能量按式(C.1)计算:
式中:
E——撞击能量,单位为牛顿米(N·m);
m——撞击物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H——撞击物降落高度,单位为米(m)。
C.2.2 撞击点
撞击点宜包括下列位置:
a) 面板的几何中心;
b) 面板长边的中点;
c) 相邻面板的交界点;
d) 采用点支承连接方式的面板与点支承装置的连接点。
C.2.3 试验过程
C.2.3.1 调整悬挂点的位置,使撞击物和悬挂钢丝绳在自由状态时,撞击物在玻璃采光顶面板上的垂直投影的几何中心位于测点以50mm为半径的圆形范围内。
C.2.3.2 按设定的撞击降落高度提升撞击物,撞击物的下边缘与测点的距离与确定的撞击下落高度之差不超过20mm。
C.2.3.3 释放撞击物体,使撞击物体自由下落并对测点进行撞击。
C.2.4 结果判定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判定为不合格:
a) 撞击力消失后,试件不能恢复,出现明显变形;
b) 撞击后发生零部件脱落;
c) 室内侧面板出现破坏。
C.3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含下列信息:
a) 测试依据;
b) 试件的委托单位;
c) 试件类型、规格尺寸、材料、开关和结构,以及五金件位置的全部相关详细情况;
d) 试验中发生破坏的详细情况;
e) 试验室的名称和地点;
f) 检测人员签字;
g) 试验日期。
标签:
本文链接:/guifan/2970.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