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事业集成电路(IC)卡应用技术条件
1. 概述
本标准详细规定了建设事业集成电路(IC)卡的技术要求,包括卡片技术要求、离线IC卡终端设备、在线IC卡终端设备、表具类IC卡终端设备、密钥系统及要求、数字证书认证系统、安全机制及安全要求、IC卡应用系统技术要求、多应用开放平台要求、IC卡应用系统验收要求以及相应的定义和符号。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事业IC卡应用相关的卡片、终端设备以及应用系统的开发、集成、维护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了若干标准文件,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例如GB/T16649系列标准、CJ/T304、CJ/T331、CJ/T332、JR/T0025、ISO/IEC14443系列标准以及ISO13491-2等。这些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至关重要。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中定义了多个术语和定义,例如:
- 集成电路卡 (IC卡):内部封装有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的卡。
- 终端:为完成交易而在交易点安装的设备,用于同IC卡交互。
- 命令:终端向IC卡发出的信息,启动一个操作或响应。
- 响应:IC卡处理完收到的命令后,返回给终端的信息。
- 密文:通过密码系统产生的不可直接理解的文字或信号。
- 密钥:控制加密转换操作的符号序列。
- 充值:利用终端设备,在安全条件下,根据操作权限增加IC卡中服务计量值的过程。
- 消费:在指定应用的电子收费终端,对IC卡进行扣款写卡的过程。
- 初始化:在IC卡发行前,由发行机构对卡进行格式化,并在卡中写入发行信息的过程。
- 应用文件:按照一定数据格式产生的具有不同功能的数据文件。
- 电子钱包:为方便小额消费而设计的IC卡应用。
- 电子存折:为持卡人设计的金融IC卡应用,支持存款、取现、消费、修改透支限额及查询余额等功能。
- 非接触式IC卡:无触点的集成电路卡。
- 接触式IC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
- 密钥系统:用于加密和解密数据的系统。
- 密钥系统:用于加密和解密数据的系统。
- 安全机制:确保数据安全的措施。
- 多应用开放平台:支持多种应用的开放平台。
- 安全存取模块:提供必要安全机制的硬件加密模块。
- 安全单元:提供安全加密服务的硬件设备。
- 可信服务管理平台:由可信第三方提供的服务管理平台。
- 报文鉴别代码:验证报文完整性的代码。
4. 缩略语和符号
本标准中使用了一些缩略语和符号,例如:
- AEF:应用基本文件
- AID:应用标识符
- 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
- CA:电子商务认证中心
- CLA:命令报文的类别字节
- CPU:中央处理器
- DAP:数据认证模式
- DF:专用文件
- DIR:目录
- EF:基本文件
- ESAM:嵌入式安全存取模块
- G2:多应用开放平台
- IC:集成电路
- INS:命令代码
- IP:网络协议
- ISD:发卡行安全域
- JCAPI:Java卡应用接口
- JCRE:Java卡运行环境
- Le:终端发出的命令数据5实际长度
- MAC:报文鉴别代码
- MF:主控文件
- NFC-WI:近场通信有线接口
- PIN:个人识别码
- PSAM:消费安全存取模块
- RAM:随机访问内存
- RSA:非对称加密算法
- SAM:安全存取模块
- SCP02:安全通道协议02
- SCP10:安全通道协议10
- SE:安全单元
- SFI:短文件标识符
- SHA1:安全摘要算法1
- SM1:安全消息算法1
- SM2
本文链接:/guifan/7406.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