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入侵报警系统中,实施设防、撤防、测试、判断、传送报警信息,并对探测器信号进行处理以决定是否产生报警状态以及完成某些显示控制、记录和通信功能的装置。
报警响应时间 (Response Time):从探测器探测到目标产生报警状态信息到控制设备接收该信息并发出报警信号所需的时间。
基本规定
- 符合标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应符合现行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和《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368的相关规定。
- 技术应用:入侵报警系统工程应综合应用电子传感(探测)、有线/无线通信、显示记录、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等先进而成熟的技术,配置可靠而适用的设备,构成先进、可靠、经济、适用、配套的入侵探测报警应用系统。
- 设备要求:入侵报警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并经过法定机构检验或认证合格。
- 设计原则:
- 根据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环境条件、功能要求、安全管理要求和建设投资等因素,确定系统的规模、系统模式及应采取的综合防护措施。
-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建筑平面图和现场勘察报告,进行防区的划分,确定探测器、传输设备的设置位置和选型。
- 根据防区的数量和分布、信号传输方式、集成管理要求、系统扩充要求等,确定控制设备的配置和管理软件的功能。
- 系统应以规范化、结构化、模块化、集成化的方式实现,以保证设备的互换性。
- 设计流程: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流程与设计深度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设计文件应准确、完整、规范。
通过这些调整,内容更加清晰易读,并且保持了原有的核心信息。
本文链接:/guifan/6685.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