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文库 - 专注工程资料收集分享!

GB50607-2010 高炉喷吹粉煤工程设计规范

GB50607-2010 高炉喷吹粉煤工程设计规范 GB50607-2010 高炉喷吹粉煤工程设计规范 GB50607-2010 高炉喷吹粉煤工程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高炉喷吹煤粉工程设计规范

Design Regulations for Pulverized Coal Injection in Blast Furnaces

GB 50607-2010

发布与实施日期

  • 发布日期:2010年7月15日
  • 实施日期:2011年2月1日

管理部门

  • 主编部门:中国钢铁建设协会
  •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出版发行:中国计划出版社

规范概述

本规范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函[2007]126号)的要求,由中国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会同相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广泛调研和专题技术论证,总结了多年高炉喷吹煤粉工程设计的经验,并征询了生产、科研、设计、大专院校等部门的意见,最终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

  • 总则
  • 术语
  • 工艺和设备
  • 富氧鼓风及氧气输送管线
  • 建筑物、构筑物
  • 电气和仪表控制
  • 能源介质
  • 防火、安全、环保

主要内容

第1章 总则

1.0.1 为推动喷煤技术的发展,确保高炉喷吹煤粉工程设计达到更好的资源与能源利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高炉喷吹煤粉工程设计。 1.0.3 高炉喷吹煤粉工程设计应贯彻执行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坚持循环经济原则,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可靠实用。 1.0.4 高炉喷吹煤粉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2章 术语

2.0.1 高炉喷吹煤粉工程:指将经过细磨后的煤粉以气力输送的方式从风口吹入高炉的工程项目。 2.0.2 烟气直排式制粉系统:进入磨煤机供制粉系统干燥和输送用的气体由烟气炉燃烧的烟气和热风炉烟气(或空气)组成,并经布袋收粉器和主排烟风机等设备后全部排往大气的制粉系统。 2.0.3 烟气自循环式制粉系统:进入磨煤机供制粉系统干燥和输送用的气体由烟气供给,并经布袋收粉器和排烟风机等设备后只有一部分排往大气,其余部分返回磨煤机重复使用的制粉系统。 2.0.4 直接喷吹系统:制粉系统和喷吹系统的设施合建在一个厂房内,细磨后的煤粉直接进入煤粉仓内,再经与之相连接的喷吹系统以气力输送的方式从风口吹入高炉的喷吹系统。 2.0.5 间接喷吹系统:制粉系统和喷吹系统的设施分两处建设,细磨后的煤粉先通过气力输送或其他方式送至喷吹系统煤粉仓内,再经喷吹系统以气力输送的方式将煤粉从风口吹入高炉的喷吹系统。 2.0.6 串联喷吹方式:两个煤粉罐以上下串联方式连接,上罐作为储煤罐,在常压状态下接受来自煤粉仓的煤粉,然后以有压状态向下罐装煤,下罐用于喷吹。 2.0.7 并联喷吹方式:喷吹系统设置2个或2个以上并列布置的喷吹罐,每个喷吹罐以喷吹—装煤—待喷的程序交替工作的喷吹方式。 2.0.8 多支管输送:从喷吹罐至高炉风口之间的煤粉气力输送管线为多个数目,所有管线的端部直接与喷煤枪相连接的输送方式。 2.0.9 总管输送:从喷吹罐至高炉炉前之间的煤粉气力输送管线有1条或2条,该输送管与分配器入口相连,分配器出口支管数目与所需喷吹的风口数目相等并与喷煤枪相连的输送方式。 2.0.10 混合喷吹:多种原煤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细磨喷入高炉的方式。

解释与管理

本规范由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解释强制性条文,中国钢铁建设协会负责日常管理,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至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高炉喷吹煤粉工程设计规范》管理组(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安街7号,邮政编码:100176),以便未来修订时参考。

下载地址

售价:0.00 积分

本文链接:/guifan/6230.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

发表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联系客服
网站客服 业务合作 Q交流群
123456789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返回顶部